標籤 論歷史 下的所有文章

紛紛番割總殃民

維基百科的「吳鳳」一條,是小弟近來參與較大的編輯,可說在「2007-06-18T07:14:43」版本幾乎已看不到之前「2007-06-09T15:03:15」版本的影子。

由於維基百科的鄉愿立場,小弟在該處文句都用得相當保守。

每讀吳鳳事蹟,未嘗不愴然流涕也!身為一個「人」,應勇於面對歷史,如鄒族此等行徑,拆毀吳鳳像、斥吳鳳為奸商,吉娃思‧巴萬、盧俊義之流更稱吳鳳為「而是個倔強好爭且不易妥協的小人物」、「惡霸頭頭」,豈是生而為人該當有的?

原住民因吳鳳神話而遭致不平待遇,要反神話無可厚非,然而以如此下作的手段攻擊漢人,卻與滿遺何異?

梁啟超所謂「偽事之反證,以能得『直接史料』為最上」便是追尋歷史的根本道理,而鄒族不但「史料」拿不出來,連相關的論據都沒有,從頭到尾翻來覆去就是兩點:一、我說他是奸商,他就是奸商。二、原住民口述歷史相當嚴謹,口傳當然比漢人筆載可信。這兩點謬論,竟能堅信二十餘年?

後面是小弟整理的吳鳳資料,皆已編入維基百科相關條目,可按此觀看。

繼續閱讀

少林寺簡史

現在由於小說、戲劇和電腦遊戲的傳播,少林寺被描寫得出神入化,甚至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說,實已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之境地。因此,我們來說說歷史之記載。

北魏太和十九年,迷信佛教的孝文帝,為了安頓西域來華的僧侶,下旨建立少林寺,後雖有「達摩駐寺」、「禪宗六代皆傳少林」一說,然據載,達摩其人卻從未踏足河南。

少林寺從建成至今,多次被毀,先有北周武帝滅佛,再為唐武宗英明之治,使「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余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少林寺再度被毀,後有後周柴榮滅佛,直至蒙滿入主,因歸附異族,接受監督與資助,未遭破壞。

少林寺雖為佛教寺廟,但歷來多參與軍、政活動,自李世民時助擒王仁則,而受李世民之命,建立所謂「僧兵」制度,接受政府俸祿,在各地招兵、練軍。「南少林」由此而來。此制度非但擴展了少林規模,也大大增加僧尼數量,造成嚴重的社會負擔,致使唐代面臨難以承受的經濟問題,埋下亡國之基。

此後歷代或明允,或默許,少林寺繼續屯聚僧兵,佔田奪地,為禍四方,許多貧人不事生產,紛紛投為僧兵,至清代更受建虜之資,成我反清之大患。

清末地方動亂,軍閥林立,少林寺更購置槍械,擁兵自重,至民初時與北洋軍閥合流。民國十二年直奉戰爭時,少林寺住持妙興和尚帶領僧兵成為吳佩孚手下一支勁旅,其本人則任第一旅第一團團長。

民國十五年 蔣公開始北伐,馮玉祥將軍於此時宣佈脫離北洋軍閥,接受中央指揮。次年初,馮玉祥克西安,三月取河南,與少林僧兵交鋒,誅敵首腦妙興和尚,餘部四散。

十七年三月,少林寺納入樊鐘秀旗下,並設司令部於此,數日間被石友三擊潰。隨後蘇明啟旅長下令放火燒寺,少林寺就此一蹶不振,再難作惡。嵩山少林寺至北伐時已完全被毀,近代為因應小說、戲劇之潮流,復而重建。

少林寺歷代之惡,皆有史可證,近代為虎作倀之事更是一清二楚,讀中史應認清史實,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