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的「吳鳳」一條,是小弟近來參與較大的編輯,可說在「2007-06-18T07:14:43」版本幾乎已看不到之前「2007-06-09T15:03:15」版本的影子。
由於維基百科的鄉愿立場,小弟在該處文句都用得相當保守。
每讀吳鳳事蹟,未嘗不愴然流涕也!身為一個「人」,應勇於面對歷史,如鄒族此等行徑,拆毀吳鳳像、斥吳鳳為奸商,吉娃思‧巴萬、盧俊義之流更稱吳鳳為「而是個倔強好爭且不易妥協的小人物」、「惡霸頭頭」,豈是生而為人該當有的?
原住民因吳鳳神話而遭致不平待遇,要反神話無可厚非,然而以如此下作的手段攻擊漢人,卻與滿遺何異?
梁啟超所謂「偽事之反證,以能得『直接史料』為最上」便是追尋歷史的根本道理,而鄒族不但「史料」拿不出來,連相關的論據都沒有,從頭到尾翻來覆去就是兩點:一、我說他是奸商,他就是奸商。二、原住民口述歷史相當嚴謹,口傳當然比漢人筆載可信。這兩點謬論,竟能堅信二十餘年?
後面是小弟整理的吳鳳資料,皆已編入維基百科相關條目,可按此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