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人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一篇《狼圖騰內容簡介》,想想這「狼圖騰」似乎在哪聽見過?是什麼獲獎無數的暢銷書來著?但細看這簡介,實令人作嘔,也不知怎麼有人看得下去?
敝人未曾翻閱原書,也不忍傷害自己的眼睛,因此僅對這《狼圖騰內容簡介》做評,若有斷章取義之嫌,先說個抱歉了。
《狼圖騰》,姜戎著,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次印刷,據稱西單和王府井書店銷量第一。
作者,北京人,在內蒙古草原插隊11年,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
書中主要論點(詳見小說後長達59頁的對話討論):
1。中華民族的龍圖騰是從草原游牧民族的狼圖騰起源的。
龍形象之出現,目前所發現最早的是河南西水坡遺址,早黃帝約一、二千年,此時並未出現什麼「草原游牧民族」。雖內蒙紅山文化也有出土玉龍,但紅山文化是定居的農耕社會,與「草原游牧民族」沒什麼干係。
根據研究,龍的形象源自於崇拜鱷魚或蛇的部族,通過聯盟、結姻、併吞而融合了崇拜其他動物的部族,形成一種綜合各種動物的形象。
2。游牧民族是狼,漢民族是羊。
游牧民族一向當別人是肥羊,古今中外皆同,從《狼圖騰》作者的先祖犬戎如是,匈奴如是,蒙古如是,女真如是,希伯來人如是……但也常見餓狼被雄羚一腳踹死的例子,漢逐匈奴,唐滅突厥,皆是如此。
3。農耕民族閉門造車,自給自足,是歷史的支流,而游牧民族搶走了他們的發明創造,並把他們滅了國,滅了族,便繼續在驚濤駭浪中揚帆遠行,去創造發明更先進的文明了。
在中外歷史上,游牧民族以武力建立廣大的疆域尚有,從未有一個游牧民族能創造什麼文明,若要創造文明,就只能轉向穩定的國家體制。如米諾斯文明由游牧轉而畜牧,後定居農耕,進而建立國家;阿拉伯自遊牧轉為工商社會,並建立國家;雅利安人原是游牧民族,定居後建立伊朗;五胡亂華,那「五胡」最後究竟哪去了?就連征戰四方,有著廣大領土的蒙古帝國,到最後也不得不定居而建國。
游牧民族普遍的問題在於缺乏文明、政治、醫療、教育、法制、思想等,所以歷史上從未有一個游牧霸權得以長久,始終是些靠劫掠而興的暴發戶。
4。中華大地上的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是騰格里之父和草原大地之母生出來的一對兄弟,草原民族是兄,華夏民族是弟。一旦華夏民族在農耕環境中軟弱下去嚴厲而慈愛的騰格里天父,就會派狼性的游牧民族衝進中原,給羊性化的農耕民族輸血,讓華夏族一次一次重新振作起來。後來,在軟弱的弟弟實在扶不起來的時候,強悍的哥哥就會入主中原,維持華夏文明,一直堅持到與西方相遇。
華夏文明始於炎黃,在此之前農耕社會已發展了約二千至四千年,中原以外皆盡蠻荒,最多不過就些零散的採獵部族,根本不存在什麼「游牧民族」,何來「兄弟」之說?
當農耕民族不斷建設、創造時,游牧民族卻是不斷的侵略、毀滅。毀滅他人,也時常毀滅自己。將侵略與毀滅美化為「輸血」,此種說法與倭寇稱「共榮」無異。
5。秦國到秦朝的華夏首次一統,是草原民族對華夏民族一次狼性血液的輸血,大大衝淡了農耕民族血管中的羊血。
這位姜戎先生看來得先重修中國歷史了,一位研究生竟如此不學無術,別說是中國之恥,更對不起自己的祖先!秦為周之附庸,雖然較為落後,但從未自絕於華夏之外,並非什麼「草原民族」。
最重要的一點是,秦國之所以強盛,正是因為商鞅變法使社會穩定,國計日上,跟你蠻子有什麼干係?
6。漢朝之後,靠漢民族再也支撐不起華夏文明的大廈了。
作者這兒要說得只怕是因五胡亂華,胡漢通婚而至漢人血統中滲入了戎狄之血?非常遺憾的,無論混了多少血,華夏文明依舊是華夏文明,不會因為那些血而成為充滿侵略性的蠻族。
7。草原民族對漢文化的主動接受有深刻根源:一是,漢文化中至高無上的天崇拜,來源於草原文明的騰格里崇拜,是炎黃先祖從草原帶到中原的原始崇拜。所以,蒙古崇拜與漢族崇拜不僅不衝突,而且情感親近,容易接受。二是,漢文化中儒學有遺留下來的游牧精神,象“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頗附和草原游牧民族的狼圖騰精神。三是,儒家維護的天子,即是騰格里之子。
世界各地原始社會多崇敬自然神,包含天、地、山、河等,而其中被眾多文化崇拜的就是「天」。蓋「天」的變化,無論對農業、工業、商業、遊牧、採獵各種社會形態都有影響。《漢書》記載「匈奴謂天為撐犁」,這裡的撐犁就是騰格里的別譯,「天」與「騰格里」本來就是一回事,沒有直接證據之前,也不能說誰抄誰,你乾脆說世上所有崇拜天的民族都是你「草原游牧民族」的分支好了,怎麼不說是匈奴抄他們呢?
另外,若仔細考究薩滿教,「騰格里」發展到完全具有中國「天」的概念,是在較晚的時候,因此說「天」是「騰格里」之源反而較有說服力。這點資料太多,不在此細談。
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闡明「大丈夫」,前面還有一句「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究竟哪一個游牧民族做得到?中國以倫常維繫社會,儒家所提到的仁、義、禮、智、信等觀念才是漢文化之優越,諸夷所不及處。
8。傳統觀點認為,游牧民族雖然在武力上征服中原,但是漢族卻可以用漢文化征服游牧民族,這實際上是一種大漢族主義觀點。華夏廣闊的農田才是征服游牧民族的力量,作用遠遠超過了漢文化。還有,游牧民族是主動選擇被征服的。
在第三點上提過了,游牧霸權是一種死路。如果只在草原放牧,不會導致滅絕,偏偏多數的游牧民族都有強烈的侵略性,因此往往走上死路,要避免滅絕,只有定居而建立穩定的社會與體制,說是「主動選擇被征服」也沒錯,姜戎的先祖尚有此見,倒是子孫不肖了。
其實自秦漢以後,真正因「征服中國」而被中國同化的異族,也只有晉亡至隋興之間的那段戰亂,以及宋代部份的金、遼士人,其餘不過是小股。而中國並沒能同化蒙古和後金,反而被他們奴化幾百年,實華夏之奇恥大辱。
9。唐朝是鮮卑和漢族共同創造的。李家有狼性,源於游牧民族。
唐室雖有獨孤氏血統,但從不以胡人自居,且其時鮮卑自北魏孝文帝始,漢化已百年,與漢人無異,且自楊堅至李世民,皆採取「禁胡」政策,即禁止胡語、胡姓、胡服,凡以前被賜胡姓者,皆改回原姓;胡人皆改漢姓。後來雖然曾流行過一陣子胡服,但不久就消失了,跟流行音樂差不多。
另外,華夏向以「禮樂教化」作為民族凝聚之根本,血統根本不重要。漢武帝時,敬侯金日磾原是匈奴人;唐代名將高仙芝是高句麗人;萬民崇仰的鄭和原是回回;反清大將鄭成功有一半倭人血統,抗戰名將佟麟閣是滿人;白崇禧先祖是大食人……
有胡人血統如何?有胡人血統就不能是華夏子民?華夏講的是「道統」而非「血統」。上述幾位,誰會把他當外人看?反倒是秦檜、汪兆銘、李登輝、陳水扁之流,要自稱炎黃子孫還會讓人噁心。
10。唐朝以胖為美,是胡人的影響,和蒙古族一樣,是強悍偉大性格的根源。
在中唐之前,從未有任何一支胡人以肥為美,看現在出土的北朝和邊疆出土的早期游牧民族文物便可知曉。想是中唐貴婦養尊處優,因貴而肥,演變成以肥為貴,與胡人無干。之後的遼、西夏、金更沒有這種審美觀,宋亡後蒙古貴婦的形象說不定還是受漢人影響呢!
11。羊欲靜而狼不休。女真征服北宋,輕虜二帝,國庫珍寶被掠空,後宮幾千佳麗被掠往北國荒原,是因為缺少脊梁--剛強的民族性格。
原來蠻族有此暴行倒是因為中國沒有「剛強的民族性格」?那匈奴將故土丟得一乾二淨;突厥被消滅殆盡;蒙古最終向大明投降;滿清被民國擊敗;偽滿臣於倭寇,不知是缺乏了什麼東西?
12。北宋的靖康恥,是華夏漢族最最恥辱的一頁,甚至比滿清末期的喪權辱國還要可恥,因為滿清可以和列強打幾年,周旋幾十年,而且也沒有退位給列強。
周旋幾十年?有宋一代,先後面對契丹、女真、党項、吐蕃、蒙古的威脅,整整周旋了三百餘年!至南宋雖然偏安,但文明、經濟、民生、社會、格致、思想突飛猛進,卻在將要踏入近代文明前,被野蠻所毀滅。
蒙古將中國毀了;女真將中國賣了!若非蒙古、女真的「狼血」,中國依常態發展,現在早已與列強並肩,甚至超越列強而成為天下之共主……
13。如果金兵是當時高級文明的軍隊,那麼華夏民族可能要被改字,改文,改種,改信仰。西域民族原來信仰佛教,後來被伊斯蘭化,和宋朝無力收復脫不了關係。
很可惜,一來當時沒有所謂的「高級文明」,甚至與華夏對等站立的文明都沒有:歐洲政教合一,混亂不堪;波斯被滅,阿拉伯分裂,旋即被蒙古所併;身毒萬國林立,連年混戰。
在那一個發展時期,世界上的武力強國皆盡蠻族,而文明上國多半武力不強,因此諸多燦爛的文明被你們所謂的「狼血」毀滅殆盡,世界幾乎重返黑暗。
14。華夏民族是無脊椎動物,最後只能向蒙古王朝獻上傳國玉璽,舉國投降。
蒙古民族是無脊椎動物,對大明只能連滾帶爬的遠遠跑到北方草原,留下逃避不及的王公貴臣匍匐叩首向大明投降。
任何一個被併吞的國家都有其悲慘、屈辱的一段,以此不能概括一國、一族,或一個文明的「骨氣」。
另外,傳國玉璽在唐亡的時候已經失蹤,去向為中國歷史一大疑案。至宋時有在田地掘出,繳交朝廷,但時人皆以為偽造。後被女真奪去,始終未能奪回,至於向蒙古獻璽的,卻是金國。
15。蒼天有眼,騰格里派出了它的大兒子-草原游牧民族,來好好教訓這個不爭氣的農耕弟弟,繼續給它輸血,硬化它的脊梁,讓它重新站立起來。
蒼天無眼!放眼中外歷史,野蠻戰勝文明的例子比比皆是,人們一次又一次的辛苦建設文明,卻一次又一次的被野蠻未開化的戎狄毀滅。「狼圖騰」使世界文明一而再、再而三的停滯,甚至倒退,為人類帶來了無比的黑暗。
16。蒙古民族十幾萬騎兵橫掃歐亞大陸,因為:一,蒙古民族是迄今世界上最信仰狼圖騰的游牧民族,蒙古人給孩子起名為狼,而漢人從來不這樣起名。二,農耕民族是爛透了的軟桃子。
蒙古民族十幾萬騎兵能橫掃歐亞大陸,在於冷兵器時期,機動力較高、體格較好、堅韌性較強的蠻族,相對於努力建設家園的農耕民族更具有優勢。對游牧民族而言,每一次戰爭皆是劫掠,是一種獲取財富和資源的手段,而在文明國家看來,每一次戰爭都是一種損耗,故野蠻往往能戰勝文明。
但前面也提過了,以此手段建立的霸權難以維繫,許多例子是首領一死,帝國馬上土崩瓦解。又或野蠻民族在佔領諸多廢土後終於得到教訓,開始定居建設,開始產生穩定的社會基礎。
17。元朝對中國和華夏民族功不可沒:蒙古民族給了中國歷史上從未有的最大疆土。二,是再一次強大的民族性格上的輸血。元朝蒙古族對漢族的輸血非常有效及時。
想來蒙古帝國亦給了俄羅斯、波斯、阿拉伯、朝鮮「史上從未有的最大疆土」?然而這「疆土」的用處不知何在?被蒙古大軍掃平之後的「疆土」幾乎都成了「廢土」、「焦土」,各地生產力不到原有文明的零頭,世界人口幾乎減少一半,多數田地荒廢,整個大陸成了一個黑暗又混亂的世界,一個文明人怎麼也想像不到的世界。
游牧民族興起戰爭,目的不在征服後建設,而在破壞與掠奪,他們盲目的認為武力足以解決一切,鄙視文明。作者姜戎繼承了野蠻祖宗的思維,牠期待民族強而不盛,只要有武力,有「狼性」,便能無敵於天下,縱使讓社會倒退兩千年也無所謂。
18。蒙古人四大汗國在中國敗得最快,是因為蒙古人被漢人的農耕文明給軟化得最厲害。
蒙古人四大汗國在中國敗得最快,是因為中國擁有比其他地區更高度的文明,無法長期忍受野蠻的統治。更由於中國自古有華夷之辨,使中國更抗拒異族的統治。明太祖檄文曰「自古帝王臨禦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便是這個道理。
19。朱元章和朱木隸身處與蒙古狼交戰的第一線,鍛煉出了狼性。明朝的後幾代皇帝不是草原狼,而是典型的中國黃鼠狼,鼠性十足,耗子抗搶窩裡橫。
不可否認的,長期的安泰確實會消磨了尚武精神,比如大明擊潰蒙古後,朝鮮沒有敵人,休養生息,內外清和,以致「人不知兵二百餘年」,被倭寇打得不知所措,一瞬間失去了大半領土。
儒家一再強調「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的尚武精神;蔣公說「平時要當戰時看」;司馬法的「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但這只與「交戰」有關,跟是否和蠻族交戰一點干係都沒有,各人之性格少部份為天生,其餘的都是「環境所鍛鍊出來」,並不是「夷狄所鍛鍊出來」。春秋五霸之所以霸,戰國七雄之所以雄,豈因夷狄所致?三國鼎立,蜀漢怎麼沒因被南蠻磨練出「狼性」而稱霸中原?宋太祖性格之強,又曾與夷狄交過手?
明代其餘皇帝是否為「黃鼠狼,鼠性十足,耗子抗搶窩裡橫」,在許多專著甚至中、小學的教科書內都有記載,不在此詳談。
20。徐達,常遇春,都是蒙古輸血的傑作。明朝漢民族的復興,要感謝蒙古民族的慷慨獻血,感謝狼圖騰在中華大地上的有一次復活。
作者想說的難道是蠻族姦淫婦女的結果嗎?此二人先祖到底有沒有被辱,你不知,我也不知,沒有人知道,純粹是姜戎意淫自慰的結論。
若說因蠻族的殘暴而激起文明的抵抗是沒錯,但要因此而「感謝夷狄的殘暴」,這小弟可是不願、不敢,也不能。
21。受血者總是弱於獻血者,所以,明朝沒有能征服北元。
唉,既然大明弱於蒙古,那元究竟是怎麼亡的?啊,不會是草原民族的大哥不忍將農業民族的弟弟殺死,自行退回草原吧?
金國、遼國沒能征服大宋,大概大宋時曾對女真、契丹「輸血」。蒙古沒能西進埃及,沒能統一歐洲,更沒能入侵倭島。想來埃及、歐洲、倭島時常對蒙古「輸血」了。
22。漢民族受的那點蒙古血被消耗殆盡時,不得不讓位給北方游牧民族-滿族。
大明被蒙古、倭人、女真三方圍攻而產生巨大的危機,最終導致民變,女真說實話只是撿了個便宜。
23。如果康乾盛世遇上的不是帆船的西方而是鐵甲巨艦的列強,康乾可能完成中國的明治維新,成為中國的天皇。可惜滿清被華夏農耕文明和儒家軟化了。
游牧民族若遇上更強的武力,只有被消滅或遠逃二途,周時如此,漢時如此,唐時如此,明時如此。清偽末年之所以能組織化的與列強周旋,正因為滿族雖未漢化,但已定居,承擔保土之責,最後畢竟底子還是蠻族,將土地賣得不痛不癢。
游牧民族沒有能力實施社會的改革,因為對游牧民族來說社會是不定的,沒有倫理綱常,沒有禮樂教化,沒有文明法制。等到有能力實施改革,就已經不能算是游牧民族了。
因為游牧民族的特色是:戰爭以掠奪、毀滅為目的;無固定居所,無保護土地的心態;無農業行為。比如清偽乾隆以後,無論女真人再怎麼野蠻,也只能稱之為「未開化民族」,而非「游牧民族」。
24。滿清所以創造了超過漢唐的康乾盛世,是因為保留了草原民族的狼性,成立了包括蒙藏民族的游牧民族聯盟。
清偽未曾建立比華夏任何一個朝代更高的文明,反而使思想、格致停滯了三百年。專文另述,此不詳談。
25。農耕民族軟化了滿清,是其狼性弱化,割地賠款,喪權辱國,但是比漢族的南宋強了許多,至少沒有向列強拱手讓出傳國玉璽,舉國投降。
清偽之所以被列強超前,正是因其游牧民族傳承的「狼性」:不懂建設,不思進取。征服中國後就不知要做什麼了,雖然定居,雖然建立體制,雖然施行政治,但此後便完全停滯,未有任何進步,使中國空轉了三百年,而這三百年對歐洲來說,卻是擺脫蠻荒爆炸性突飛猛進的三百年!三百年間思想、政治、格致、武力不斷的進步。
就說這列強,他們不只一次在戰爭中被中國擊敗,怎麼到了清偽就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關於玉璽第十四點已提及,不重述。
26。游牧女真滿族,對中國有巨大貢獻。一,再次給予中國一塊僅次於元朝的疆土,還加上了富饒的東三省,是整個中華民族的一項千古偉業。滿清丟失給俄羅斯的大片領土,是因為中國的農耕和儒家軟化了滿清的惡果。如果沒有滿清,東三省,伊犁,甚至整個新疆西藏都保不住。中國的首都最終能定都北京,是因為炎黃子孫潛意識的深處,對游牧民族精神的崇敬和嚮往。纏足是世界上最殘忍和反人性的一頁,是中國人在世界各民族面前最遭人恥笑的事情,而孝莊皇太后是禁止纏足的開放派。到了民國後期,漢人政權又丟掉了遼闊的外蒙古。二,滿族的清朝又再一次給予華夏民族更長時間的輸血。清末以後,中華民族所表現出來的反帝反封建的強悍民族精神,就是來源於炎黃血液遺產和游牧民族所不斷注入的生命活力。
關於領地大小問題,前面已經提過了。且清偽所得之領土,沒有一塊不在中國歷代疆域之內,女真以武力強行征服後,皆屬一塊塊的荒地,「千里無人」之景處處可見。新疆、西藏本為中國藩屬,女真稱其為「領地」,實則與藩屬無異,清偽無法治理,根本是魚目混珠。若那真可算「領地」,那唐之吐蕃、靺鞨、新羅、倭都能算了。
盛唐西部直接鹹海,緊鄰大食,握今阿富汗,北有北海(今貝加爾湖),東北領地則比清偽大上一些,南方更是擴展到今日的越南北半部,東方則握有朝鮮,並使日本臣服,這些地方清偽連碰都沒碰過。就說明代,東三省本來就是大明領地,女真人作亂之後才失去,今天被滿遺硬說成是什麼「嫁妝」?
再說到纏足,纏足歷史雖悠遠難考,但最初只在青樓看得到,後來才漸有婦女效仿,宋代不少士人反對這種風氣。到了明代,纏足漸有在中上階層流行的趨勢,而真正「大流行」卻是在清據時期。清酋嘴裡說禁,王公貴族哪個不愛小腳女子?《香蓮品藻》這「品小腳」的惡作正是出於清據時期。
27。中國農耕文明這條支流,總算通過游牧民族一次又一次的輸血作用,才把它重新擰回到世界文明的主航道來。所以,中國古代史,以滿族入主中原結束。
中國這個高度發達的文明帝國,被蠻族一次又一次的劫掠、毀滅,又一次又一次的在艱苦中奮鬥、成長,只是蠻族似乎永遠不願放過我們,最後一次以被女真人奴化告終。
所幸漢人的韌性並沒有因此而消磨,最後終能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28。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勤勞主要來源於農耕民族,而勇敢主要來源於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向來自絕於華夏文明之外,並一次又一次的企圖毀滅華夏文明,而華夏文明也一次又一次的勇敢抵抗,就算被擊敗也毫不放棄,最終能將文明重新建立起來。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其勤勞與勇敢皆承繼自「華夏文明」的道統,不容他人侵犯。
29。漢人對狼圖騰的侷限性,是因為漢人脫離草原太久。
漢人對狼圖騰不屑一顧,在於華夏人民辛苦建立無數個遠勝於草原未開化民族的盛世。華夏文明從來就不是在草原上建立的,當然也就不可能「脫離草原太久」。
30。漢人應該對草原、草原狼和草原人作最大的補償,感謝他們的一次次輸血。
31。中國儒家正統思想和史家文化,全盤抹殺了游牧民族對中華民族和文明的救命性貢獻。
32。中華文明是離不開游牧民族的輸血的。所以,應該保護游牧文明。
33。日本是海洋狼。
倭寇是海洋狼,乃父要感謝你們這些狼群的輸血?乃父還感謝倭寇南京大屠殺咧!姜戎你知不知道愚蠢為何?羞恥為何?不要賣弄你的無知!
戎狄對文明向來只有掠奪、破壞與毀滅,而無絲毫貢獻。
游牧民族如果真的只是「游牧」,那確實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文化,今天世界各地尚有不少地區只能以放牧而生,確實應該幫助那些人民。但這種幾千年來不斷幹出傷天害理、慘絕人寰的行徑,以「游牧民族」為名的野蠻、無人道的未開化民族,消失多少世界就清淨多少,絕對不可能保護他們。
34。游牧民族比漢人更了解狼,敬重狼。任何漢人見了狼,膽囊能不能保持完整還是個問題。
然後呢?學著當禽獸?
35。中華民族精神就是草原民族對農耕民族的不斷輸血和混血才形成的。
二十八點提及,不重述。
36。20年改革開放的成果就是漢人從怕狼恨狼到自發地敬重狼崇拜狼,是中華民族的希望。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改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流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37,日本和漢人學了1000多年,在世界上默默無聞,而和西方海洋狼學了30多年,就一飛沖天。
這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在第二十五點提到的,清偽的「狼性」使得中國空轉了三百年,倭國在沒有學習對象的狀況下,也空轉了三百年,而此時西方則突飛猛進。第二是清偽給倭國的鉅額賠款,遠超其國民生產能力無數倍,以致倭國在一夕之間富有,以此為條件,要強盛自然不難。
38。西方的游牧民族本來就強悍,所以一下海就如虎添翼。現在世界上領先的民族大都是從草原游牧再發展為海洋游牧的民族。
從來沒聽過西方有什麼游牧民族建立強大的文明。文明的必要條件前面已經提過,游牧民族永遠不可能達到那些條件。現在世界上領先的民族?近代三大陣營的頭頭,哪個是游牧民族?英國?美國?俄國?德國?
39。俄羅斯是農耕民族受到蒙古游牧民族兩個世紀的輸血,才變成了海洋民族,才產生了彼得大帝。
列強中未曾受到蒙古「輸血」的國家不少,他們也是以農耕為基礎的社會。
40。龍圖騰是由狼圖騰演變而來的,因為出土最早的龍的眼睛很小,絕對是狼眼。
關於龍的形象來源,第一點提及,不重述。如果眼睛小就是狼,天底下什麼東西不能被你說成狼?
41。游牧變為定居舍飼,造成草原沙化,皇城變成黃沙之城。
草原沙漠化源自於你們「狼子孫」毫無節制的內鬥、用兵、消耗資源,一個地方的資源耗盡,換了另一個地方再鬥,在水、木資源被耗盡後,草原就漸漸成了沙漠。